阳春三月,惠风和畅,师大小研们迎来了新学期、新气象、新希望。回顾过去,师大导师兢兢业业答疑解惑屡创科研佳绩;展望未来,师大学子勤勤恳恳攻坚克难勇攀知识高峰。将科研精神传承,让科研之花结果,是我校师生共同的愿望。
在2021年的春天舒展画卷之际,为了激扬学术理想、传承学思精神,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隆重推出全新品牌栏目——“研师益友”,邀请18个学院的优秀导师,通过线下访谈、线上报道的形式进行学术分享,以文会友、以育传情,为同学们架起沟通的桥梁,打造学习的良机。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我校学子将一如既往勇做学术创新弄潮儿,争当爱国荣校好学生,奏响奋斗旋律,谱写青春华章。
“研师益友”人文专辑第一期荣幸地邀请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查清华教授。查教授将结合学术研究心得,带领我们走近唐诗,领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号召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弘扬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同频共振,肩负起新时代教师、青年学子、文化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时代土壤中的诗意与传承
嘉宾简介
查清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唐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著有《明代唐诗接受史》《明代格调论诗学研究》《江西派诗学与严羽诗学比较研究》等,为《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东亚唐诗学文献丛刊》主编。曾获省部级哲社优秀成果奖,主讲的《文史典籍》被评为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
提问: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朝代更迭中涌现了许多宝贵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风骨,无论是优秀的诗歌、小说还是戏曲,都是文学史的珍贵宝藏。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您为何选择唐诗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您看来,诗学等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有着怎样的精神供给?
査老师:以盛唐气象为代表的唐朝已然成为中国古代强盛时期的标志。政治上锐意进取、经济空前繁荣、文化兼容并包等各个方面,无一不体现着大唐盛世的蓬勃生机,可以说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大唐创造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辉煌成就与时代荣耀。在后世看来,唐朝是一座令人仰望的高峰。唐人对自身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文化自信被彰显得淋漓尽致。
读唐代诗歌作品,有一种非常清晰的感受,觉得唐人身上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信心,他们普遍具有社会关怀、民生关怀之心,我们能从唐诗中感受局势的变化,倾听时代强音,也能从唐诗里体验生命的鲜活,品味人间真情。古代鼎盛时期这种充满自信、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这种怀仁秉德、蒿目民生的人文情怀,今天依然令人向往,也具有强盛的生命活力。
今天,唐诗作为耀眼的文学经典,已经不再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瑰宝。如何发掘唐诗中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当下社会文化建设服务,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提问:“对传统经典的现代阐释”是您在探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时所强调的,在您看来,我们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研究与现代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使传统经典更能适应当今社会和人文建设的发展,并发挥社会服务的功能?
査老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现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学者一直在做的事,就是将传统文化的研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结合,使传统经典能进入当今社会,成为人文建设有效资源,赋予其新的时代使命,即在承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充分发挥优秀传统经典对当今社会文明的涵育功能,要具备两种态度和能力。
首先,忠于原典,以心会心。比如读诗,能够背诵一些名篇佳什、了解创作背景和语词的基本意思,固然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用心去体悟作品中的情思。这就需要忠于原典,尊重文本的表现规律,借助作品的中介符号,进入作者营构的艺术境界,所谓“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仔细体验和品味语言背后传达的思想感情,先经过一番直觉的思维活动,然后才进入理性分析。“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只有进入诗歌本身的意境中、情感体验中,才能真正读懂一首诗。就比如我刚才朗诵的《春江花月夜》解读,赏读这首诗时,我们需要先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行感性体验,再来体会诗人传达的人生哲理。
其次,仔细鉴别,慎重取舍。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我们要保持一种警惕,不是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有时代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然是常识,但今天依然值得警醒。哪些属于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哪些是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需要仔细鉴别,慎重取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同时吸收融合世界各国文明的优秀成果,创造出新时代中国文学和文化,这样才能够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社会作用。
提问:随着新史料的发现和新问题的提出,唐诗学研究的视野也在逐渐扩大。近年来,您的研究已转向域外唐诗学,对东亚地区唐诗典籍进行整理,也从批评史和接受史的角度对域外唐诗进行研究。您认为域外视角下的唐诗学研究对文化发展与传承具有何种意义?
査老师:陈伯海先生最早明确提出“唐诗学”,并率领上海师大师生建设唐诗学学科,三十年来经过三代人的努力,产生了系列优秀成果,以2016年告竣的“唐诗学书系”8种17册为标志。之后我们决定将唐诗学研究进行空间上的拓展,即由国内拓展到日韩等东亚各国。对东亚唐诗学的研究可以延续之前国内唐诗学研究的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但解读的材料对象不同,就需要我们用跨文化的视角对东亚其他民族对唐诗的解读进行研究,带有一定挑战性。
文学经典的意义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由读者、文本和作者三方互动而产生。日韩等国学者对于唐诗的研究成果,能帮助我们了解他们如何根据自身生活环境和文学经验对唐诗进行解读,他们的解读也丰富了唐诗的内涵,壮大了唐诗的生命力。研究域外对于唐诗的接受,也能为我们今天文化走出去提供历史经验的启示。同时,我们也会在不同文化碰撞中更好地反思中华传统文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并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提问:近来《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热播,使得大众对于唐诗的兴趣升温,进而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关注。您认为青年大学生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增强文化自信?
査老师:《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四年,有力地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我们的李定广老师作为学术总负责人和命题专家组组长,为此作出了重大奉献。的确很多青年人喜欢上古典诗词了。你问如何从中吸取养分,我觉得除了背诵、熟读,还需心领神会。任何艺术作品都是一个生命体。我们在阅读诗词时如果能够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能对每一个字都有审美体验,同时把每一个字词放进完整的诗歌结构中进行品味,也许就能充分感受其中的美妙。
例如昨天和各位讨论杜牧的《山行》,看到了“远上”,明白了道阻且长,通过“寒”“霜”感受到了气候寒冷,通过“晚”看到日暮逼近,通过“白云”感受到前路迷茫,人在旅途而陷入困境。然而就在困顿绝望之时,“人家”出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眼前世界顿然生辉,美不胜收。诗人终于放飞自我,尽情欣赏霜染的枫叶。此前的种种不堪,顿然变得如此美好。我们在困境中不要随便放弃,心中要有希望。很多时候,当我们极度绝望时,往往就是最后一道坎,再坚持一下生机就来了,整个世界也为之一变。
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时能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净化、眼界的拓展、素养的提升,我想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给予青年大学生的养分。新时代的青年人,多读一点唐诗,会多一分高雅的品味,多一分动人的情感,多一分奋进的力量,甚至会多一分支撑民族脊梁的骨气。
(供稿、照片: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