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生长”?唯有生长才能“迭代”,“迭代”才能“演化”。“生长”是一个进度条,从种子慢慢成长,枝叶渐渐茂密,在日月间,在不经意间,历经着生命最美丽的蜕变,而这个过程只有一次。成长也是如此,沿途会遇荆棘,也会遇到贵人,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与时俱进。
“研师益友”生科专辑第二期有幸邀请到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洪全教授。杨老师以一个植物学家的身份,引领我们在感知大自然的同时,不断突破自我,探索自然。在这明媚的季节里,让我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万物生长,体会人生的成长。
时历山月,阳和启蛰
嘉宾简介
杨洪全,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遗传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Molecular Plant杂志编委。
导师访谈
问:您现在的科研方向主要是什么?一路走来,您是如何坚定地选择科研这条道路的?
杨老师:目前主要研究的方向为植物蓝光受体CRY1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研究与光信号与植物激素信号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包括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以及种子的萌发相关过程所对应的化学物质与光信号介导的关系。
关于走科研这条道路,我是从小接受了点劳动锻炼,慢慢走出来的。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到处是广阔的天地,漫山遍野的植物花草,在自然的怀抱里成长,也就自然地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前的农活对于体力要求很高,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在物质稀缺的年代,我们都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从来不觉得学习是件辛苦的事。幸运的是,在这一路的学习中,我遇到了一些德高望重、学术能力强的导师,给我许多启发和指引。工作以后,我也没有停止学习,不断和同行交流,关注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
(杨老师分享自己科研经历)
问:都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您是如何看待这个说法的?生命科学学院的植物学是重点学科,作为优秀学科带头人,您对未来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有什么想法吗?
杨老师:生命科学对于每个世纪都很重要,它与我们的健康和生活水平息息相关。“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我觉得这是一个口号而已,毕竟用21世纪的力量去解决任何世纪的问题也是很难的。生命科学是属于其他科学的,使我们一个有健康的环境的保障,人们从事其他科学研究反过来也可以影响环境,科学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生命科学肯定永远是重要的。
对于学科建设的想法,就我们学校层面来讲,肯定最重要的是人才引进,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此外,文化氛围也很重要,工作的环境是否和谐,管理是否良好,都是影响人才引进的因素。江山代有才人出,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迭,如果不继续引进人才,就无法做到很好的承上启下。针对植物生物学这方面,也只有依托引进人才,不断建设出更好的工作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基础面貌,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人才是要与时俱进的,新的人才,思想和观念方面也是不断前进的,要知道不进则退,对于学科建设要发挥所有的积极因素,而不积极的因素,也要想办法克服它。一个好的平台需要好的思想和能力共同建立,各方面机制的不断完善。
(杨老师与学生合照)
问:作为一位老师,您一直坚持的理念是什么?您觉得现在学生在做科研时面临哪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创新性?
杨老师:首先当然是老师自己要具有创新思维,导师的眼光和能力,是否能与时俱进,还要看导师多年的学术轨迹,是否在理论和技术上都有新的见解。对于学生的创新力,最简单的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除此之外,沟通也很重要,遇到问题要及时在团队的工作群里发表意见,讨论。只有及时沟通和互动,才能产生新的想法。很多实验看似很简单,但是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不简单,只有在这了解原理的基础之上才能做更复杂的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也至关重要,懂得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逐步形成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有兴趣的基础之上,做任何事都不怕苦不怕累。
(杨老师与学生合照)
问:我们了解到您的生活中有很多爱好,比如手风琴、篮球,您是如何平衡生活和科研的呢?对于目前科研压力较大的学生,您是如何教导他们做到松弛有度呢?
杨老师:热爱音乐和运动,对我来说很重要,不光是为自己的健康,还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研究中遇到什么难题,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高兴的事,都可以在这些兴趣爱好中随风消散。业余爱好不仅能促进工作,它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也鼓励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多交益友,热爱生活。
对于科研压力较大的学生,首先要了解他(她)的压力来源,知道问题所在就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寻找答案,或者寻求导师、师兄师姐们的帮助,甚至可以给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写邮件咨询。所谓压力,无外乎没有搞懂难点在哪儿。总而言之,就是要主动,主动去查资料,主动去请教,实地去看,跟着去做,如果会了,压力自然就小了。而且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光做课题,艺术、运动和阅读等对于压力的缓解都是有很大的帮助,要去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不是实验机器,需要有东西能让自己的思维转换一下,说不定会有更多的思路和启发。
未来每个学生选择可能会不一样,有的选择学术,有的选择技术,也有的会对管理有兴趣,重要的是找准自己擅长什么。但是不论做哪一点,都需要像做科研一样,保持严谨的态度和灵活的思维方法。要主动认识那些水平高且德高望重的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主动向他们请教,交流思想,去体会,这些很可能是你一辈子都想不出来的。除了这些,也要关注国家大事、国际环境,了解前沿动态、最新时事,将自己的专业所学与国家发展所需紧密结合,不断学习,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古之学者必有师,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言,“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在杨老师科研历程中,一路上也遇到许多良师益友。杨老师对于学生们来说亦是良师益友,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渊博的知识和朴实无华的性格让学生心生敬仰和钦佩。不仅在学术上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培养学生以及学科建设方面也在不断与时俱进。用杨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供稿、照片: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