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硕博新闻
  
【资讯】疫情当前擦亮眼,师大小研请Get防诈骗技能包

发布日期: 2020/05/19  作者:    浏览次数: 47   返回

疫情防控期间,诈骗花样翻新,骗子们手段屡屡升级,让我们防不胜防。为了提高我校研究生安全意识,有效遏制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我们给小研整理了防骗案例,希望各位小研认真学习,了解犯罪分子的花式诈骗,谨防上当受骗!

案例一:兜售伪劣防疫物资

不法分子谎称可以代购或者囤有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当大家付费购买之后,找各种理由拒不发货,甚至拉黑,以此骗取钱财。或者高价售卖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以次充好,甚至贩卖二次口罩欺诈坑害消费者。

同学们应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并且对商家的销售资质和产品质检等材料进行核实,切勿轻信个人的兜售行为,谨慎微信转账购买。

  

案例二:警惕虚假捐款信息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愿意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以减轻前线的负担,支援国家。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大家的爱国之心进行诈骗,向同学们发送虚假的爱心捐助信息。

同学们在捐款的时候,一定要认准正规的捐赠渠道,不参与任何需要提供个人卡号及其密码的捐款活动

  

案例三:班级群信息需甄别

受疫情影响,大多数学校延期开学,采取线上授课方式。不法分子通过混进班级群,以老师、班干部的身份,谎称因疫情影响要缴纳资料费、培训费等。 由于头像和个人信息与本人极其相似,短时间内很难辨别出来。

同学们时刻提醒自己,凡涉及缴费的事情,一定提前通过多种途径和学校、老师确认清楚。

  

案例四:冒充防疫人员实施诈骗

由于疫情缘故,很多人无法及时返家。不法分子则通过冒充医疗机构、公安机关等工作人员,以汇缴亲属、朋友的住院费”“物资费为由,诓骗受害人提供银行卡信息,以此骗取受害人钱财。

同学们一定要与亲友本人或官方机构进行确认,切勿直接付款。我们要明白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是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要求提供银行卡号、支付账户、付款码等信息。

  

案例五:冒充客服人员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盗取并发送购票信息给用户,谎称因疫情原因原购票已被取消,后以办理退订或改签业务进行退费、发放补偿为由,诱导用户点击虚假链接,盗取用户银行卡密码及卡内全部余额。

同学们在收到陌生短信和电话时,切勿随意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尽可能拨打官方电话进行信息核实!

  

案例六:警惕非法校园贷

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小研失去了原本的兼职工作。然而,部分小研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因虚荣心作祟,追求奢侈生活。当手里的金钱满足不了心中的欲望,超前消费、借贷消费便成为他们的选择。由于没有社会经验,学生往往不细看合同,就签下名字。在钱到账之后,才会被告知高额利息,但为时已晚。一些校园贷APP在注册时就会盗取通讯录信息,钱不到位,人尽皆知……更重要的是,很多校园贷采取暴力催收,还会诱导学生以贷养贷,就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直到奔溃绝望。

同学们需谨记,防范校园贷,最重要的是守住本心,学会理财,花钱有度。如果陷入非法的校园贷,及时告知父母和学校辅导员,必要时及时报警。

  

希望通过这次案例的普及,小研们能够更好地防范网络诈骗,不要轻信非官方的理赔信息!不随意开通借贷款app功能!不乱扫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增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部)

2020年5月11日


登录